近日升鸿网,《哈利 · 波特》影版"赫敏"艾玛 · 沃特森在播客访谈中,谈及与作者 J·K· 罗琳决裂时,她表示愿意与 J.K. 罗琳展开对话。
但罗琳直接隔空拒绝了。
罗琳先是转发了恶搞艾玛的视频和关于她的评论,又专门写长文回应了对方,总结一下升鸿网就是人不能"端起碗吃饭 , 放下碗骂娘"。
其实,从艾玛开口公开反对罗琳关于性别的观点时,她们已经站在了队伍的两边。
两人的关系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亲密无间
作为大 IP《哈利波特》的拥有者,罗琳一手培养了艾玛、丹尼尔等人。
而出演《哈利波特》,对这些小演员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在长达数年的生涯里,他们名利双收。
艾玛在剧外似乎与她扮演的角色赫敏一样,拥有了独立、坚强和理智的人设。
在书中,她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为家养小精灵争取权益。
在剧外,她努力成为社会活动家,从 2014 年起,她开始频繁参加社会活动。
这一举动,也获得了罗琳的支持。
她参与 HeForShe 活动,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后,罗琳发文为她庆贺:"赫敏会为你感到骄傲。"
2016 年的国际妇女节,罗琳在推特上 @艾玛、HeForShe,称赞她是"鼓舞人心的女性"。
艾玛也投桃报李,号召粉丝去罗琳的慈善机构捐款,穿着印有罗琳语录的衣服拍照,两人亲密无间。
从 2019 年开始,两人的关系转入冰点。
第二阶段反目成仇
2019 年,英国推出了一项规定:"即使没有做过变性手术,也可以被认定为跨性别。"
这项规定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质疑,其中一名叫做玛雅的女性在推特上发文"那如果自认为是女性就是女性的话,难道 ta 们就可以随意进出女性厕所浴室了吗?"
因为公开表示对跨性别规定不满,她被公司开除了,她将公司告上法庭,但却输了官司。
罗琳得知后,直接声援了玛雅。
"你可以穿你喜欢的衣服,随便怎么定义自己,享受和平、安宁的人生,但就因为一个女性说了’性别是真实存在的’就把她解雇这是什么啊?"
她的发文中还带上了"我支持玛雅"的标签。
不仅如此,她还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对跨性别过分强调社会性别,而忽略生理性别困惑甚至是反对。
总结一下,就是罗琳尊重跨性别者的权益,但同时也希望保护女性权益。
"如果生理性别不存在,那么全球女性活生生的现实也就被抹去了。我理解并尊重跨性别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抹杀生理性别的概念会让很多人不能有意义地讨论他们的生活。"
"如果你因为是跨性别者而受到歧视,我会支持你;但同时,我是作为女性而生活的。我不相信我这么说是可憎的。"
"我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的女性,几十年来一直对跨性别者怀有同情心,因为他们与女性一样脆弱,会遭受男性的暴力。
"我尊重每个跨性别者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如果你因跨性别而受到歧视,我会和你一起游行。 但同时我要说,因为我是一个女性,生活被改变了。我不认为把这说出来是可恨的。"
她的言论触及了很多跨性别支持者的逆鳞。
这是一个无法绝对化的话题。
女性权益、性别认同以及言论自由形成了悖论三角。
罗琳作为女性本位,有着底层生活的经历,她对女性在整个社会上所遭受的系统性困难和因为阶级差距带来的结构性困境有着深刻认知。
这些认知可以具体到在混合病房面临的不安,混合更衣间可能遇到的窘迫、骚扰,无法找到纯女性救助中心的绝望。
在罗琳的认知里,这部分的阶级叙事甚至比性别叙事更显得具体。
她知道以艾玛为代表的富裕阶层女性,拥有着天然隐形权力——被保护、被尊重、有选择权,她们很难共情底层女性想要获得最基础保障而面临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在本次事件中的跨性别叙事语境下,这些都被忽视了,形成了一种要么支持、要么反对的极端观点。
罗琳站在性别二元论的框架下,明确表达了女性与跨性别者有所区别,阐述了女性困境以及对跨性别者的看法,哪怕是同情和理解,也必然被贴上反对的标签。
因为即使女性身份多元化,本质依然是立足女性与男性的性别差异,强调在男性权力体制下的平权,而非抹平差异后的同化。
而跨性别者本身就不认同性别二元论框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跨性别者要求的是"全性别"的权利,这与强调女性权益的女权天然就存在着矛盾。
所以,尽管前期罗琳的态度温和,也尽可能表达了自己对跨性别者的善意,她依然被贴上了"恐跨"的标签。
不过,这原本不是问题。
坚持跨性别乃至无性别人群的平权诉求,与坚持维护女权的要求都是可以讨论的。
因为在性别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和诉求,这其中包括言论自由,这也是程序正义的一部分。
伊夫林 · 比阿特丽斯 · 霍尔曾在《伏尔泰的朋友们》写下了最能代表言论自由理念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从更广义上来说,女权与性别认同的诉求是一致的,即破除社会体系中对性别的歧视,做到在政治权利、公民权利上平等,强调个体才能差异大于性别差异。
在罗琳这件事上,即使罗琳"恐跨",那她也没错,"跨"是一种权利,"恐"也是权利。
如果只强调某一种人的权利,那实际上就落入了另外一种不平等的模式。
只是在西方社会偏左"绝对正义"的大前提下,少数派、非主流都成了不可触及的弱势,只能支持和保护。
那么现在,罗琳的女权立场就是原罪,她说什么都不重要了。
即使相对男权,罗琳强调的女权也曾作为弱势被提倡被声援过。
为此,她的反对者们直接启动了网暴程序,她也因此承受了很多。
讽刺的是,被针对的她现在成了少数派,而少数派的权利和发声渠道是需要保护的,一如跨性别者,这让很多人在立场上形成了左右互搏。
至此,上文所说的悖论三角形成了。
升鸿网
罗琳的立场,也导致了《哈利波特》的书迷和影迷开始分裂,有部分人感谢她的勇敢,也有部分人开始表示失望,还有些人对她谩骂、威胁、骚扰。
不过,罗琳不为所动,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
有鉴于她强悍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影响力,不支持她观点的书迷影迷希望能找到势均力敌的人与之抗衡。
此刻,曾经出演过《哈利波特》的铁三角丹尼尔,鲁伯特,艾玛站了出来,反对罗琳,艾玛首当其冲,发表了对立观点。
"跨性别人群不需要他人来定义,他们应该过自己的生活,而不应该总是被质疑或被告知自己不是怎样的人。"
此后,两人分别站在了对立面。
艾玛因为这样发言成为了某种精神领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也享受了因此带来的红利。
而罗琳却一直被跨性别者的支持者们质疑、骚扰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胁,经历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主要演员中的坏人团,伏地魔的扮演者拉尔夫 . 费因、马尔福的扮演者汤姆 · 费尔顿反倒成了少数支持罗琳的人。
汤姆 · 费尔顿则表示:"我唯一经常提醒自己的是,我有幸能游历世界。此刻,我身处纽约。我从未见过任何事物能像哈利波特这样将全球紧密相连,而这都归功于她(罗琳)。因此,我深感感激。"
事业遇阻
除了被民间抵制,在官方层面,罗琳也遇到了不少麻烦。
2021 年,英国卫报进行年度人物评选,罗琳投票中获得了第一。
但就在罗琳成为第一之后,卫报悄悄把投票链接给关闭了。
导致网民大骂卫报,并称罗琳是当之无愧的年度人物。
2022 年上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 3》里,作为作者,她的名字甚至差一点不能出现。
该片的票房和成绩也都一般。
原本应该出现她名字的地方变成了"华纳兄弟邀请您"的字样。
同年,《哈利波特》上映 20 年,当年的演职人员重新聚,HBO 把这次重逢拍成了一部特辑纪录片《重返霍格沃茨》。
扮演赫敏的艾玛,哈利的丹尼尔、罗恩的鲁伯特 · 格林特三人在荧幕上侃侃而谈,仿佛他们才是构建了魔法世界的主人。
而罗琳并未被邀请,电视台仅用 2019 年的一次采访镜头草草带过她。
而导致罗琳不能出现的原因,就是她之前陷入了关于跨性别群体的舆论,节目组迫于压力,导致了罗琳无缘参加这次 20 周年重聚活动。
2023 年英国电影学院奖 BAFTA 颁奖仪式上,艾玛登台领奖。
在致辞时,她突然曝出了一句话,"我是为所有的女巫而来!"(包含女权主义者的意思)
这句话被认为是"内涵"抨击罗琳,此举让罗琳的对家们击节叫好,也成了她公开叫板罗琳的高潮。
"艾玛这是在内涵 JK 罗琳吗?简直太棒啦!"
"艾玛在英国电影学院奖颁奖仪式上这做法也太微妙了吧 ~ "
2024 年,罗琳又一次发文,公开反对未成年人在性别治疗上"自己做主"。
这条推文下,有网友留言说: "我们都等着丹尼尔 · 雷德克里夫和艾玛 · 沃森公开向您道歉,相信您会原谅他们。"
罗琳看到后亲自回了这条评论,态度坚决强硬: "恐怕我不会原谅他们。那些支持会侵蚀女性权利的运动、还在公共平台为未成年人的性别转换欢呼的名人,应该把道歉留给那些真正受到创伤的跨性别者,以及依赖单一性别空间的弱势女性。"
网上甚至出现了"安息吧罗琳"的诅咒标签。
不难想象,这些年,看着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孩子们反对自己,她是什么心情。
峰回路转艾玛想吃回头草
而艾玛等人脱离了《哈利波特》之后,发展并不顺利。
年少时的惊艳在成人化后,变得平平无奇,他们之后出演了一些作品,但无论风评还是影响都无法与《哈利波特》相比。
而《哈利波特》的版权,在罗琳手上。
有观点认为,促使艾玛开口提出和解的最大动机是华纳《哈利 · 波特》剧版筹备启动,罗琳手握选角权。
面对事业的低谷,艾玛那些看似尖锐的观点和出位的举动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好处,但《哈利波特》剧本或许可以帮她。
所以,才有了在博客的深度访谈里,她放出了愿意与罗琳和好的信号。
当然,她也并不打算放弃表达立场给自己带来的人设。
她说,即使这几年她已经没有再为跨性别说话,但这并不是因为她改变了主意,而是因为她不想与罗琳这样一直对峙下去。
还表示,没有谁是该被抛弃的。
"我不认为观点不同就该分道扬镳 …… 没有谁是应该被抛弃的。 "
"我只是不想说任何会让这场已经很毒的辩论继续被武器化的话,这可能也是——嗯,没错,就是——我不再评论的原因。
不是因为我不在乎她,也不是不在乎这个议题,而是因为这种对话的方式让我很痛苦。"
"我真的不觉得,因为我有现在的立场和信念,就意味着我不能、也不该去珍惜 Jo(罗琳)和我跟她共同经历的那些事。
当然,说到最后,她最希望的还是那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能爱她。
这个人,大概指的是罗琳。
"我最大的愿望是,我希望那些不同意我观点的人能爱我,我希望我能继续爱那些我不一定认同的人。我认为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非常重要的方式,让我能够在生活中前进。"
艾玛在博客中间接承认,在剧外需要不停的抢夺机会,让她很痛苦,换而言之她也间接承认了自己在事业上面临的低谷。
人人只为争夺机会
事情最后会如何,不得而知,但从罗琳回复的全文来看,一切都回不去了。
升鸿网
十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