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近日提出,加强新时代新征程中学共青团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恒运资本,实现中学共青团工作体系基本完善。中学要注重校内志愿服务岗位开发,强化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和服务实效,不将志愿服务时长与入团、评优等挂钩。
两部门明确,中学共青团工作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担负着中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服务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各地各校要发挥组织教育优势,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制度,省、市、县级团委每年至少组织1次14岁集体生日、18岁成人仪式等示范性仪式活动。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要坚持自愿、公益、安全原则,鼓励中职学校结合学生专长拓展校内外志愿服务项目。
中学共青团立足“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两部门表示,要坚持德育为先恒运资本,注重学习体验,有条件的中学至少结对1所文化、科普或法治类等机构,开展科技节、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团支部探索设立“健康委员”;加强中学团校建设,做好团前教育、团内培养等,学校党组织书记每学年至少为团校学员讲1次团课。
约3年后,中学共青团工作体系将基本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立德树人功能更加凸显,“五育并举”导向更加鲜明,团员先进性更加彰显,安全风险底线更加牢固,服务中心大局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何蕊
十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